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s11远古龙buff效果 > 新闻动态 > 晨读散文 | 又到杏黄麦熟时

新闻动态

晨读散文 | 又到杏黄麦熟时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9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文:浮尘

图片

1

八月的风穿过华北平原时,总带着刀刃般的锋利与绸缎般的温柔。我站在城市二十四层的落地窗前,突然看见行道树上几片早衰的银杏叶正以芭蕾舞者的姿态旋转下落——这金黄的溃败如此优雅,让人想起老家那棵歪脖子杏树。

记忆里的杏子熟得极早,夏末的暴雨尚未停歇,枝头就已缀满浑圆的太阳。奶奶说这是'麦黄杏',它的成熟总与新麦的香气同时抵达。如今超市里那些规整如工业零件的杏子,永远不会有枝头摘下来时绒毛上沾着的晨露,更不会在齿间迸发出带着青涩感的甜。

十二岁的夏天是由无数个犯罪现场拼接而成的。老宅西墙根的杏树生得刁钻,主干斜刺里伸向邻家猪圈,最肥美的果实永远悬在危险区。我和堂弟发明了'三级偷杏战术':先派身形最小的堂妹假装拾麦穗侦察敌情,再用竹竿绑着铁丝圈实施精确采摘,最后要赶在张家老汉的咳嗽声响起前,把战利品塞进打了补丁的校服裤兜。

有次我失手打落整个枝桠,金黄的杏子像断了线的佛珠滚进猪食槽。张家老汉拎着扫帚冲出来时,我们窜得比受惊的麻雀还快。可当晚奶奶竟端着满笸箩杏子回来,说是张家送的——原来那老汉早就发现我们偷杏,故意留着那枝果实最密的树枝不摘。

图片

2

收集杏核是比吃杏更庄严的仪式。奶奶把杏核晒在青瓦房檐下,说等冬天埋在灶灰里煨熟,便是雪夜里最奢侈的零嘴。但更多杏核被她收进陶罐,来年春天,这些裹着皱褶棕衣的种子会变成新的赌注——孩子们用杏核玩'抓子儿'游戏,赢家兜里叮当作响的碰撞声,是童年最富足的货币。

去年回乡,在拆迁废墟里捡到半片残破的陶罐,里面竟滚出几颗风化开裂的杏核。突然想起奶奶离世前那个秋天,她枯瘦的手指曾颤抖着数过罐中存货,那时我才读懂她眼神里的恐慌:这些杏核是她留给孙辈最后的玩具,就像她腌制的杏脯,总想把夏天的甜味拉长到严冬。

中年后渐渐明白,杏子的滋味本就是生命的隐喻。青杏酸涩如少年锐气,熟杏甜腻似盛年荣光,而那杏仁的苦味,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漫上舌根。就像我此刻办公室抽屉里躺着的体检报告,胆固醇数值旁边画着的红圈,多像当年偷杏时裤兜里渗出的汁液染就的罪证。

张家老汉前年走了,他的曾孙正在直播平台卖'助农鲜杏'。视频里那些套着保护袋的杏子,像极了无菌病房里的新生儿。而老宅旧址上新栽的景观银杏,永远结不出能砸疼人脑袋的果实。

图片

3

每个初秋,总有些杏子选择在最高处风干成蜜饯。它们悬在枝头经历霜打日晒,反而凝练出更复杂的甜。这多像某些被岁月遗忘的人——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退休后在终南山种杏,去年寄来的信里夹着片杏叶书签,上面抄着李渔的句子:'杏花不结实而色艳,杏实不中食而仁香。'

站在人生的立秋时节,终于懂得奶奶为什么总把熟透的杏子分给邻居。那些金黄的果实从来不是私有财产,而是光阴发给每个过路人的临时签证。如今我学着在公文包侧袋常备几颗杏干,当会议室的空调吹得人发冷时,舌尖泛起的酸甜,便是最好的归乡导航。

图片

◆文章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